賈充反對伐吳,為何最後成了伐吳的統帥?滅吳的背後有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賈充反對伐吳,為何最後成了伐吳的統帥?滅吳的背後有什麼?

賈充反對伐吳,為何最後成了伐吳的統帥?滅吳的背後有什麼?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

一、滅吳良機出現,伐吳提議卻遭反對

魏景元三年(公元263年),蜀漢政權被曹魏所滅,共歷劉備、劉禪二主。雖說蜀漢是三國政權中第一個被肉體滅亡的,但有趣的是,滅亡他的曹魏政權,卻早就已經精神滅亡了。自高平陵政變後,通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的經營,曹魏大權盡落入司馬家之手。藉著滅蜀的巨大威望,司馬昭於滅蜀次年(264年)被加封為晉王,其權勢儼然如漢獻帝劉協末年的魏王曹操。

蜀漢滅亡了,臥榻之側啟容他人酣睡?晉王司馬昭雄心勃勃,準備三年後就滅吳。他還特意給吳國皇帝孫皓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一統天下的決心。但是,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突然病逝了。誰曾想到,他這一走,吳國又苟存了十多年。

晉書:夏,帝將伐蜀,乃謀眾曰:「自定壽春已來,息役六年,治兵繕甲,以擬二虜。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又南土下濕,必生疾疫。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在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

司馬昭長子司馬炎繼承了晉王爵位。僅四個月後,就逼迫魏末帝曹奐禪位,建立晉朝。在登基稱帝四年後,也就是泰始五年(269年),司馬炎讓著名將領羊祜出鎮荊州。羊祜鎮荊州,是司馬炎釋放的一個積極信號:新建的晉帝國要一統天下了。但客觀的說,此時伐吳並非最佳時機。吳國遠比蜀漢強大,地跨揚州、荊州、廣州、交州四州,人口二百餘萬,可戰之兵二十多萬。而在吳國鎮守荊州的,是陸遜之子,江陵侯、大司馬、荊州牧陸抗。這是吳國最後的戰神級人物。事實也證明,羊祜在荊州前線和陸抗對峙,佔不到絲毫便宜。在272年,吳國西陵督步闡叛變,晉武帝司馬炎派羊祜率大軍接應步闡。內有叛軍,外有晉軍,陸抗卻頂住壓力,不僅成功平叛,還以劣勢兵力將羊祜擊退。有陸抗在,吳國很難短時間內被擊敗。

吳國大司馬陸抗

但是,滅吳良機不知不覺中,悄然來臨了:陸抗於274年逝世了。在荊州前線的羊祜大喜,於咸寧二年(276年)上書請求伐吳。他在奏折裡說的很明白,「今江淮之險不如劍閣,孫皓之暴過於劉禪,吳人之困甚於巴蜀,而大晉兵力,盛於往時。」同時,他認為吳國雖依靠長江天險,但是防線千里首尾不能相顧,只要突破一點,吳國防線就會全線崩潰。晉武帝司馬炎心動,升羊祜為征南大將軍。

沒想到的是,看似水到渠成的事情,卻遭到了賈充、荀勖、馮紞等大臣的反對。此時的賈充,是朝中頭號重臣,他持反對態度,導致朝中就只有益州刺史王浚、中書令張華、度支尚書杜預等少數人支持羊祜。晉武帝司馬炎只得作罷。結果咸寧四年(278年),一代著名將領羊祜帶著遺憾閉上了眼睛,臨死前他推薦杜預接替自己。羊祜推薦杜預,除了杜預一直支持自己伐吳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杜預也是個難得的帥才。杜預因此升任鎮南大將軍,鎮荊州。經過一些列準備,於咸寧五年(279年)上書要求伐吳,結果又遭到了賈充、荀勖、馮紞的反對。主戰派益州刺史王浚上書說:「臣在益州造船七年,臣年七十,死亡無日。」杜預也不惜跟朝中反對派翻臉,在奏疏中尖銳的指出,賈充等人根本沒有合理反對伐吳的理由,他們之所以反對,是因為他們以前就反對,現在只不過是嘴硬罷了。杜預的奏疏剛送到時,武帝司馬炎正在跟中書令張華下棋。張華見了,推開棋盤說:「陛下聖武,國富兵強,吳主淫虐,誅殺賢能,當今討之,可不勞而定,願勿以為疑!」

中書令張華

晉武帝司馬炎看張華如此堅決,不顧賈充的反對,下令伐吳!晉國統一中國之戰就此打響。

二、奇怪的滅吳戰爭

咸寧五年(279年)十一月,司馬炎採用太傅羊祜(死後被追贈為太傅)生前擬定的計劃,發兵二十餘萬,兵分六路進攻吳國。這六路大軍從東自西分別是:

鎮軍將軍、琅琊王司馬胄出下邳向塗中進軍;

安東將軍王渾自壽春向南進攻;

建威將軍王戎自豫州攻打武昌;

平南將軍胡奮自荊州向夏口進軍;

鎮南大將軍杜預自襄陽向江凌進軍;

龍驤將軍王浚自巴蜀順江南下,直取建鄴。

滅吳六路大軍

要說這場滅吳戰爭的過程,只有四個字:摧枯拉朽。杜預一出兵,就攻佔了東吳荊州、交州和廣州。安東將軍王渾率軍打了整個伐吳過程中唯一一場硬仗,在牛渚(今安徽當塗北採石)殲滅了東吳丞相張悌率領的吳國三萬禁軍,吳國首都建鄴震動。隨後,鎮軍將軍、琅琊王司馬胄進抵長江北岸,與建鄴城隔江而望,又擊破吳國巡江水軍。最威風的要數益州刺史、龍驤將軍王浚,他率領八萬水師一路由川蜀開至建鄴,「兵甲滿江,旌旗燭天」,嚇得吳國皇帝孫皓直接向王浚投降了。此時是太康元年(280年)三月,滅吳戰爭只持續了5個月便結束了。

但是,如果細究這場滅吳戰爭,也有四個字:怪象叢生。

首先,最反對伐吳的賈充居然成為了伐吳統帥!賈充為使持節、假黃鉞、大都督,副統帥則是外戚,出自世家大族弘農楊氏的冠軍將軍楊濟。二人率中軍進駐襄陽,節制諸軍。而最支持伐吳的中書令張華,卻只作為度支尚書,總籌糧運。此乃一怪。

其次,安東將軍王渾在殲滅吳國禁軍後,其屬下揚州刺史周浚建議即刻進攻建鄴。結果王渾卻說,武帝只讓他進攻江北,沒讓他渡江。如果貿然進攻,獲勝未必封賞,失敗就會受罰。於是王渾軍滯留江北。而琅琊王司馬胄也停滯不前,似乎不願意獲取這伐吳頭功。不僅如此,王渾以自己是安東將軍,軍銜比王浚的龍驤將軍高,要求王浚聽自己節制,不許進攻建鄴。而王浚浚不聽,借口「風大,船停不住」,直下建鄴。結果,打下建鄴後,王渾卻不幹了。他認為王浚不聽自己節制,私自就攻下了建鄴,搶了自己的功勞,將王浚告上了朝廷。而朝廷大部分大臣卻認為王渾做的對,王浚以下犯上,應該押解京師。司馬炎沒有深追此事,只是斥責了王浚。此乃二怪。

最後,在吳國敗局已定,滅吳大功唾手可得之際,伐吳統帥賈充居然上表請求撤軍!賈充說,天氣漸暖,江淮低濕,疾疫必起,應該立即班師。如果出了問題,「雖腰斬張華不足以謝天下!」鎮南大將軍杜預聽說賈充上表後,急忙上表力爭,懇請萬勿罷兵。結果杜預的使者還沒到洛陽,建鄴的城牆上已然豎滿了降幡。此乃三怪。

更觸目驚心的是滅吳之後,晉武帝司馬炎對「功臣們」的獎賞,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掛名總指揮賈充,因為最後愚蠢要求退兵,誠惶誠恐的向晉武帝請罪,結果被晉武帝輕易原諒。隨後,賈充被增封八千戶。弟弟賈混、侄孫子賈眾都增加了封邑,他的另一個侄孫子賈暢被封為新城亭侯,還有一個侄孫子賈蓋被封為安陽亭侯。從頭到尾阻撓伐吳的賈家,借滅吳一門榮耀。

賈家黨二號人物,反對伐吳的荀勖,被「強行」安了一個上下傳達有功的功勞,其子和孫子被封了亭侯。

賈家黨三號人物,反對伐吳的馮紞,在滅吳前被火速任命為汝南太守,跟著王浚的水師進了建鄴,沾了個滅吳頭功,升任御史中丞。

王渾,被封為京陵公爵,他的弟弟王湛被封為關內侯,三兒子王澄被封為亭侯。客觀的說,這個還算公道。

杜預,作為堅決的主戰派,滅吳的第一主力,僅被封為當陽縣侯。不光爵位封的低了,杜預本為宰輔帥才,卻繼續鎮守荊州,沒有進入中央。後來在太康五年(285年)被調入中央,卻僅任司隸校尉。結果人還沒走到洛陽,就突然病逝了。

王浚,被王渾等大臣一頓誣告,差點成為第二個鄧艾冤死。後被封為襄陽縣侯,沒有進入中央,從此再無功勳,以酒樂度日,虛度年華。

張華,本應跟進一步升任宰輔,卻被外放到了幽州任職。

可以說,滅吳之戰後,反對派不僅繼續掌握中央大權,還滿門榮耀。而主戰派,卻賞賜微薄,並且全都被排擠出中央。很明顯,主戰派被晉武帝司馬炎利用後無情的拋棄了。究竟為什麼這麼做呢?這背後到底是有什麼隱情呢?

晉武帝司馬炎像

三、晉武帝司馬炎的心病

如果說晉武帝司馬炎有什麼心病的話,那可能就是自己的弟弟,齊王司馬攸。

做晉王時,司馬昭一度想立司馬攸做太子,繼承司馬家,原因有二:

其一,司馬昭一直認為自己繼承的是父兄的事業,而司馬師早死,沒有享受到勝利果實,因此司馬昭想立法理上司馬師的嫡子司馬攸。

其二,史載司馬攸「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為世所楷。才望出武帝之右,宣帝(司馬懿)每器之」。司馬攸自身優秀,才能勝過司馬炎。深受祖父司馬懿、生父司馬昭的喜愛。而他實際上是司馬昭生的,傳位給他,既成全了司馬昭不忘兄長恩情的美名,又讓司馬昭毫無肥水外流、皇位旁落的失落感。何樂而不為呢?

晉書·帝紀第三:初,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無後,以帝弟攸為嗣,特加愛異,自謂攝居相位,百年之後,大業宜歸攸。每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與焉。」將議立世子,屬意於攸。何曾等固爭曰:「中撫軍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發委地,手過膝,此非人臣之相也。」由是遂定。晉書·列傳第八:初,攸特為文帝所寵愛,每見攸,輒撫床呼其小字曰「此桃符座也」,幾為太子者數矣。

但是司馬攸為什麼沒有當上太子呢?因為賈充。

平陽賈氏崛起於賈逵,是魏國時期出名的儒學大家。在曹魏時期官至豫州刺史、建威將軍,陽裡亭候。賈充是賈逵的兒子,自幼襲爵,拜為尚書郎。如果嚴格論賈充的出身,按魏晉以及後世東晉南北朝時代的標準,平陽賈氏當為寒族。因為這個家族,到賈充為止不過兩代人,根基太淺,根本不是世家大族。既無傳承家學,也無累世兩千石之功。但是賈家為何崛起如此之快呢?因為賈充投靠了司馬昭,是後者的心腹。賈充在司馬家篡位過程中,可以說是頭等功臣。當年,魏帝曹髦親自去討伐司馬昭,就是賈充下令讓成濟弒君。後來,名臣陳泰要求斬賈充以謝天下,司馬昭不忍捨棄賈充,硬是壓了下來。而在司馬炎和司馬攸的太子之爭中,賈充支持司馬炎。賈充在司馬昭面前說話是很有份量的,這使得最終司馬炎勝出,成為太子。

影視劇中賈充形象

司馬炎篡位登基後,由於自身毫無威望,因此只能依靠司馬昭留下的班底。這也不怪司馬炎,他剛被立為太子幾個月,司馬昭就去世了。然後又過了四個月,司馬炎就篡位稱帝了。這麼短的時間,司馬炎根本來不及培養自己的班底。所以,司馬炎一登基就大封宗室諸王(主要還是自己的叔叔輩和爺爺輩諸王,因為自己兒子太小)和功臣,籠絡人心。賈充也就順理成章成為了晉朝的頭號開國重臣。

晉朝立國雖短,朝堂之上卻早已形成了黨爭。當時朝堂上主要有兩黨,其一以賈充為首,主要成員有荀勖、馮紞、楊珧、王恂、華廙。另一派以任愷為首,庾純、張華、溫顒、向秀、和嶠是這一派的骨幹,而羊祜、杜預也和這一派走的很近。其實朝堂內鬥,對於新登基的皇帝來說是好事,這樣皇帝就可以從中駕馭,讓朝政維持平衡。可偏偏,晉武帝司馬炎有一個最嚴重問題:嫡長子司馬軌早夭,之後成為嫡長子的司馬衷雖被立為太子,但是智商有問題,群臣都認為他無法成為皇帝。

按理說,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嫡長子智力有問題,再立一個正常的兒子就行了。但是,群臣為了擁立之功,開始密謀,想讓齊王司馬攸成為皇太弟。理由也很充分,齊王司馬攸是景帝司馬師(追封的皇帝)的法理嫡長子,晉朝天下來自景帝(司馬昭自己說的)。司馬攸又是文帝司馬昭(追封的皇帝)實際上的兒子,武帝司馬炎的弟弟,血肉至親,而且一向賢明。於情於理,都應該司馬攸當皇太弟。

讓朝局更加錯綜複雜的是,黨爭的兩派大臣中,都有支持齊王司馬攸的人。帝國的首席大臣賈充,這個曾經幫助司馬炎奪嫡成功的人,居然也支持齊王司馬攸接替皇位。因為,齊王司馬攸後來當了賈充的女婿。一次武帝病重,賈充就曾經密謀擁立齊王即位,只不過武帝后來病好了。而任愷、張華這一派,則幾乎全部支持齊王司馬攸。真正支持司馬炎嫡子司馬衷的,只有賈充黨的荀勖、馮紞等人。

太子雖立,可是重臣卻心向弟弟齊王,這就讓司馬炎很頭疼。於是司馬炎玩了一個把戲,這就是著名的「賈充、任愷黨爭事件」。泰始六年(270年),西北鮮卑族禿髮樹機能發動叛亂,連敗晉軍,一時間西北涼州震動。當時,在晉武帝司馬炎的有意支持下,任愷一派在黨爭中佔了上風。任愷上奏,應該派一位重臣去西北坐鎮,並且推薦賈充,其實是想藉機將賈充排擠出朝廷。晉武帝同意了,賈充眼看就要失勢。

這時荀勖向賈充建議說:只要與太子司馬衷結親,就可以留在京師。這是歷史上相當詭異的一句話,與太子結親為什麼就能留在京師呢?之前,武帝有意的太子妃本是另一重臣衛瓘(一舉平定鍾會叛亂又殺害鄧艾那位)的女兒,可衛瓘就一直出鎮在外,不在京城。其實荀勖的話本意是:你與太子結親,武帝才會覺得你有支持太子繼位的可能,這樣就會在黨爭中繼續支持你,自然你就不用被排擠出朝了。心領神會的賈充立刻將自己的女兒賈南風嫁給傻太子司馬衷,果然晉武帝龍顏大悅,賈充不僅順利留朝,不久武帝還將他的頭號政敵任愷外放。

請注意,在這件事中,唯一的贏家只有晉武帝司馬炎。武帝司馬炎,利用任愷,讓任愷產生了自己在朝中可以戰勝賈充的錯覺。結果,逼著朝中重臣賈充與太子結親。之後武帝又果斷捨棄了任愷。不僅給太子找了一位得力的岳丈,同時又打擊了支持齊王司馬攸的任愷。看明白了麼?滅吳戰爭中的種種怪現象,其實跟「賈充、任愷事件」如出一轍,都是晉武帝司馬炎精心設計的。只不過,這一次,「任愷」變成了「張華、杜預、王浚」。

四、晉武帝眼中的滅吳戰爭:都是棋子,只有自己是贏家

讓我們再次審視滅吳戰爭。這場戰爭,其實無論是晉武帝還是文武大臣,都知道一旦出兵,晉國必勝。但是群臣和皇帝的想法與其說不一致,實質上是不在一個層面上。

賈充、荀勖、馮紞一黨,要麼已經是朝廷重臣,要麼就是世家大族(荀勖就出自穎川荀氏,與荀彧、荀攸是同族)。而且他們多為文臣,伐吳這等大功基本上與他們無關,至少他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而自任愷被排擠出朝後,任愷一派受重創,只有張華還任中書令,受武帝信任。張華雖出身寒族,家族勢力小,但卻名滿天下。而與張華交好的羊祜(泰山羊氏)、杜預(京兆杜氏)、王浚(弘農王氏)卻是大士族出身,這三家自東漢起就是累世兩千石的世家。而能實現滅吳的恰恰就是張華、杜預這一派。

因此無論是賈家黨,還是張華、杜預,兩派都認為一旦滅吳成功,那就是舉世之功,滅吳功臣進入中央取代賈家黨的地位簡直輕而易舉,尤其是杜預還是武帝司馬炎的姑父。因此,賈充、荀勖、馮紞一黨無論如何都要阻止伐吳,至少是徹底鬥垮張華、杜預等人之前要阻止伐吳。事實也證明賈家黨的擔心不無道理。滅吳後,張華聲名顯赫,朝中讓其擔任宰相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而讓杜預入朝輔政的聲音也是此起彼伏。因此,滅吳戰爭在晉國朝臣眼中,完全是黨爭。至於吳國,在他們心中,早就是必滅之國了。早滅晚滅,完全取決於對自己一派是否有利。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賈家黨反對伐吳,為什麼連到手的勝利都不想要。

但是,滅吳對於皇帝司馬炎來說,就有更深一層的含義。此時的晉武帝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依舊是如何穩固太子司馬衷的位置,打擊齊王司馬攸,進而將齊王司馬攸排擠出朝。晉武帝需要盡快滅了吳國,以獲取巨大的威望,使自己能夠主導朝局。這就導致,武帝必須用張華、杜預等人替他打天下。但是張華一黨儘是支持齊王之人,一旦滅吳,這幫人進入中央,太子司馬衷不就岌岌可危了嗎?這樣即便打下了天下又有何意義?

所以,晉武帝司馬炎才會用賈充為統帥,維持平衡。滅吳成功後,可以用賈充、荀勖、馮紞一黨分功,成功將張華、杜預等人限制在核心權力之外。也就是說,在滅吳事件中,張華、杜預等人就如同幾年前的「任愷」,只是一顆讓賈家黨產生危機感,被利用的棋子罷了。賈家黨越有危機,才會越依靠晉武帝,才會越支持太子司馬衷。這就是為什麼,滅吳後,真正有功的張華、杜預、王浚卻賞賜微薄的原因。

這裡必須解釋一下王渾在滅吳戰爭中的奇怪行為。王渾,出自世家名門太原王氏,是東漢代郡太守王澤之孫、曹魏司空王昶之子。同時,王渾的兒子王濟又是司馬炎的姐夫。他在朝中威望很高,能文能武。最可貴的是,他沒派別,堅決支持晉武帝司馬炎。在伐吳戰爭中,賈家黨害怕被張華、杜預取代。而張華、杜預想著自己滅吳後可以進入中央秉政。而只有王渾和琅琊王司馬胄一眼就看透了武帝司馬炎的心:賈充有50%幾率可以被拉到太子這邊,而荀勖、馮紞一直站在太子這邊。因此,無論如何,賈家黨絕對不會失勢,至少暫時不會失勢。而張華等人雖有大功,但是齊王黨的身份就注定了他們與權力核心無緣。因此,王渾、司馬胄就是不進攻近在咫尺的建鄴城,而後王渾又擺出姿態一再攻擊王浚,都是不想得罪反戰的賈家黨,甚至是在討好賈家黨。有人可能會問,王渾至於如此害怕賈家黨?君不見,滅吳後數年,功臣杜預在荊州任上一直不停的賄賂朝廷官員。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杜預說:「我不想從朝廷得到什麼好處,只求朝廷權貴不加害我。」權貴是何人?賈家黨啊。

王渾像

然而,滅吳之戰,最後的贏家只有武帝司馬炎。司馬炎利用滅吳帶來的空前威望,在兩年後,強令齊王司馬攸回到自己的封地。齊王司馬攸抑鬱而終,太子司馬衷的位置終於穩固了。太子位置穩固後,賈家黨的領袖賈充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賈充雖然與太子結親,但是依舊在太子和齊王之間搖擺不定(都是女婿,沒辦法啊)。也正是這份搖擺不定,導致武帝最終厭棄了賈充。而取代賈充的,就是出身名門弘農楊氏的三楊(三國時期楊修的那個家族),楊駿、楊珧和楊濟。這三人不僅出自名門,還兼有外戚的身份。楊駿是另外二人的兄長,同時也是晉武帝皇后楊氏的父親,是天然的太子黨。楊珧和楊濟一文一武,因此,在滅吳之戰時,楊家尚達不到位高權重,但武帝卻讓只是冠軍將軍楊濟當副統帥。這就是在給楊家刷功勳履歷,來鍍金。武帝駕崩後,楊駿取代賈家,成為了托孤大臣,楊家權傾朝野。

這裡再說個後記。太子司馬衷即位後,賈充的女兒,成為皇后的賈南風,成功斗倒三楊,掌握朝政。而賈南風,卻將自己父親當年的政敵張華從外地召回朝廷,委以宰相重任。滅吳之戰後,武帝欠功臣張華的,卻被自己的兒媳婦、賈家的女兒給補上了。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有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