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三國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三國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一提起三國最搞笑的「著名將領」人們肯定會想起那位「大斧飢渴難耐」的上將潘鳳:牛皮上天人頭落地,在十八路諸侯面前丟了大臉。
但是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原著,潘鳳還真沒說這大話,這話是某位導演替他說的,當時潘鳳一聲不吭提著斧子出去,轉瞬之間就被華雄斬於馬下。早早就領了盒飯的上將潘鳳,確實不是三國最能吹的武將——作為原著中的路人甲乙,潘鳳根本沒機會吹牛。
當然,同樣拿大斧的「零陵上將」邢道榮,也排不進三國三大「吹將」行列,「邢道榮可敵張飛趙雲」,是零陵太守劉度之子劉賢說的。邢道榮是很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的,他是打不過就跑,跑不掉就投降:「道榮輪大斧來迎(張飛),戰不數合,氣力不加,撥馬便走……前面一員大將(趙雲)攔住去路,道榮料敵不過,又無處奔走,只得下馬請降。」
真正見於三國正史的「三大吹將」,首先就是那個紙上談兵的馬謖馬幼常,在馬謖嘴裡,連諸葛亮也不如他:「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
馬謖是有駱駝不吹馬,如果諸葛亮聽了這番話,可能早就大耳刮子扇過去了。
不管諸葛亮在不在身邊,馬謖就都敢放開來吹:「我在小孤山上安營紮寨,倘若魏軍到來,定然殺他個片甲不回!」
王平怎麼勸都沒用,因為馬謖這時候吹牛吹得連自己都相信了,什麼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曹真張郃,統統不放在眼裡:「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休道司馬懿、張郃,便是曹睿親來,有何懼哉!」
這也難怪,諸葛亮諸事尚且問他,馬謖簡直可以算「三國第一智將」了。但就是這位認為自己強於諸葛亮的三國第一智將,在正史中被張郃輕鬆擊潰,在演義小說中被司馬父子餓得頭昏眼花,最後只好把自己綁起來送到諸葛亮面前。
吹牛吹丟街亭的馬謖,被諸葛亮劈頭蓋臉一通臭訓:「今敗軍折將,失地陷城,皆汝之過也!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汝今犯法,休得怨吾!」
牛皮上天人頭落地,馬謖成了一個笑話,也成了一個悲劇,如果他不自吹比諸葛亮還高明,可能真的就當道下寨了——諸葛亮的意思是你擋住幾天就算完成任務,我沒想讓你打贏!
馬謖沒有自知之明,諸葛亮也不像劉備那樣有知人之明,所以一個敢吹,一個敢用,最後兩人一起哭得昏天黑地。
在馬謖之前,還有一個人也挺能吹,這個人就是在演義中被關羽斬殺、在正史中被孫堅擊斃的華雄。
《三國演義》中的華雄是很囂張的:「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本來華雄可以不死的,因為當時董卓是要派呂布帶兵出戰,但是這位「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的關西人華雄偏要主動請纓,而且是將十八路諸侯視若無物:「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
演義小說中的華雄目空一切,結果卻成了關羽一飛沖天的墊腳石。正史中的華雄也死得很輕鬆:「孫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所謂「梟」,就是把斬下來的首級掛在高高的木桿之上,華雄牛皮吹上天,人頭落地之後又掛上半天,這也算是吹牛之報了。
馬謖華雄都很能吹,吹牛的結果就是首級高懸,而另一位比較能吹的,說是龐德龐令明,可能就有一些爭議了——很多人都認為龐德的武功在魏延之上,甚至也不在關羽張飛之下,所以他馳援襄樊之前,也誇下了海口:「大王何重視關某也?吾料此去,當挫關某三十年之聲價。」
龐德沒有挫折關羽身價,反倒令關羽身價倍增:「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擒於禁斬龐德,關羽威震華夏還要感謝老戰友於禁和牛皮吹上天的龐德。但是說一句實話,筆者並不認為龐德完全是在吹牛,因為在《三國演義》中,龐德確實很厲害,而在《三國誌》中,龐德更厲害,甚至可能比關羽馬超都厲害:「每戰,常陷陣卻敵,勇冠騰軍。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所謂「勇冠騰軍」,就是說龐德才是西涼第一武功高手,馬超還要排在他後面,演義中龐德射中關羽左臂也不是瞎編,正史中的關羽更危險:如果不是頭盔夠結實,關羽被射中腦門,可能當場就犧牲了,那也就沒有了後來的水淹七軍,甚至也沒有孫劉聯盟的破裂了——關羽被龐德射殺,劉備就是丟了荊州,也不會跟二舅哥孫權算賬。
但是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龐德都有點太驕傲了,他看不起關羽,也看不起主將於禁,所以在戰鬥中進退失據,於禁不幫忙只添亂,這才導致三萬人馬都成了漢水暴漲之下的魚鱉。
在正史和演義中龐德都說了大話,他最後也跟馬謖華雄一樣被斬首示眾,所以把他列為「三國三大吹將」,也不完全冤枉,事實上把話說得太滿,真的沒啥好處,比如武聖人關羽關雲長,有時候說起話來也很大——之所以不稱之為「吹將」,是要照顧絕大多數讀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