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三國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三顧茅廬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卻並非簡單的重複!
三國這一段歷史,有很多地方都有回味和嚮往,其中劉備的三顧茅廬便是其中之一,在歷史上到底是真是假呢?
陳壽的《三國誌-諸葛亮傳》裡面有記載:先主遂諳亮,凡三往乃見!就這十個字,被羅貫中搞出來一個典故,硬是弄成六千多字。可見文筆多麼的厲害。但是劉備尋訪諸葛亮的時候是在陳壽20多年的時候,那麼陳壽又是怎麼知道三朝呢?其結論歸結於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同時在《九州春秋》《魏略》也有相關記載!
按照陳壽的記載,是劉備去見諸葛亮三次,前兩次沒見到,可是按照諸葛亮的出師表來看,是劉備到他住的地方向他詢問了一些國家大事,在古代「三」一般都是約數,而並非是確數,比如:士別三日等等。這裡都是有待發現的地方。
我們不妨這麼來看,不管是諸葛亮需要實現抱負,還是劉備尋訪人才,不管是劉備主動求見諸葛亮也好,也不管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也好,這些都是歷史的想像,諸葛亮有才華,劉備需要人才,兩人由於自然有相識,一來二往互相欣賞,諸葛亮說出自己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後,就回到自己的草屋去了,並沒有開口要給劉備效力,在後來的交往過程中,兩人熟悉後劉備就自然地開口了,而諸葛亮也早有此意。於是兩人就開始了蜀漢之路。
三顧茅廬不容置疑。《出師表》: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自諸葛亮上表皇帝的奏章之中。諸葛亮豈能兒戲,稍有不慎腦袋就會搬家。欺君之罪,在古代為罪中之最,可株連九族。試問天下人,誰敢以身試法呢?
三顧茅廬到底是不是真的,劉備到底有沒
正史《三國誌、諸葛亮傳》也記載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此間有能人異士,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願見乎〞。隨後劉備凡三往乃見〞。
當然也有《魏略》持不同意見。但是《魏略》猶如《漢晉春秋》一樣,皆為民間人士所著,真實性大打折扣。
《魏略》記述:諸葛亮北行見備於樊城軍營。其中有兩點疑問。
一、各種官史記載:劉備屯軍於新野。沒有駐守樊城的記載。
二、諸葛亮毛遂自薦入劉備軍營。試想一處戒備森嚴的軍事重地,能讓一個生人隨隨便便進出的嗎?何況當時劉備正主持軍務。即使召見諸葛亮,也要等到會議結束。因此《魏略》所記有違常理,不可採信。
《漢晉春秋》一個「號曰隆中」。卻違背官史《蜀記》所載的於沔之陽。而且沒有標誌性的龍山標誌。這些個人日記都是不可信的。
首先,歷史上本身就有記載。諸葛亮自己的《前出師表》裡面就詳細描寫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事情。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給後主劉禪看的。不可能杜撰造假,否則就有欺君之罪了。對於人品,諸葛亮是無可挑剔的。雖然《魏略》和《九州春秋》認為諸葛亮是毛遂自薦,但是個人認為歷史當事人的言論應該比旁人的描述更加可信。
其次是《三國誌》作者陳壽在史書中也寫了隆中對的史實。雖然沒有直接說明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但起碼劉備肯定是有去諸葛亮的老家拜訪過的。否則也不會發生中彈。而且按照當時的通訊聯繫方式,劉備不可能去拜訪一次就遇到諸葛亮。肯定是拜訪好幾次才遇到諸葛亮。三顧並不代表這三次,其實三指的是一個虛詞,就是很多次的意思。只是後世的《三國演義》把三年化為三次。
另一方面的人,從細節覺得疑點很多,諸葛亮既然是胸有大志之人,劉備有意請他出山,不是正合他意嗎,為何三次以後,才跟劉備走了的。其次,諸葛亮當時只有二十七歲,而劉備已經是四十多有名望的政治家,人們對劉備放下身段去請一個無名小輩感到困惑。跟出師表遙呼相應的一部作品就是隆中對,說的是劉備見到諸葛亮之後,他們相談甚歡的話題。有心人又要說了,劉備當時面臨曹操大軍的威脅,他們的對話中為何,對這件大事隻字未提,這不符合常理。
三國演義和三國誌中均有提過,只是三國誌寫得比較簡單,沒有三國演義那般寫得感人至深。
其中寫道:
彼往,復而不見,曰:候。亮遂起復之。
本人認為,在歷史上不可能有這件事,原因是,拿劉備和諸葛亮二人的名氣而言,應該是諸葛亮主動投奔了劉備,在諸葛亮沒出山時劉備已經美名傳天下,十八路諸侯虎牢關滅董卓以威震天下了,特別關雲長溫酒斬華雄,張義德三英戰呂布,劉關張已名滿天下傳,全國的軍政機關包括民間都把劉備吹得神乎其神的,這件事連諸葛亮都會知道的,真的是家欲戶曉。下面再說說諸葛亮,在劉備名傳天下後他說真的就是一個山野村夫,知道他的人真可唯是聊聊無幾,其因:他當時沒在官場中考過官,沒有在大小戰役中露過面,劉備和天下軍政大員怎能知道他是當代的軍事卓瑪的軍事家,諸葛亮在這個時候不出山就等於他一生的報復將不服存在了,他不過在當時南陽會小有名氣,也不過是弄墨學子吧了,應該歷史上是劉備造就了諸葛亮。三國演義評書中不過是對藝術人物的一種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