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熬死了曹操,熬死了劉備,天下的威脅已經解除,於是他才堂而皇之地「順應天命」 ,宣佈稱帝。
一
曹丕於 220 年代漢稱帝,劉備於次年宣佈稱帝。而孫權從 211 年起, 一直以曹氏所封吳王的身份統治江東,直到 229 年,孫權方才稱帝。及其稱帝時,劉備已死 6 年, 曹丕也死了 3 年。為什麼孫權能夠耐住性子,遲遲才稱帝呢?
二
第一、擔心蜀漢報復, 稱臣曹魏減輕軍事壓力——劉備為奪回荊州,於(221年 7月,不惜傾舉國之精兵,與孫權交戰。八月,孫權向魏稱臣,劉曄建議乘機進攻孫權,曹丕未予採納, 只想得漁翁之利,遣封孫權為吳王。讓孫權寬心的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握了蜀漢的大權,迅速更變了與吳交惡的外交策略。建興元年( 223) ,諸葛亮主動派鄧芝為使節,與吳修好。直到此時,孫權方與魏絕交。
三
第二、「稱王」 與「稱帝」 在名義上有很大的區別: 王者, 地方之霸主; 帝者,天下之共主。如果立即稱帝, 天無二日, 孫權就要對全國進行宣傳:曹魏、 蜀漢的皇帝,均當為非法的皇帝, 而只有他孫權, 是合法的皇帝。唯有如此, 方才有「順天應民」 的合法地位。若如此,就明擺著要與曹魏、蜀漢對立。而只稱王,沒有關閉與魏進行外交斡旋的大門, 因而消解了來自中原曹魏的戰爭壓力
四
第三、孫權雖然號為一代英主, 但他對自己的能力估計, 比較保守。孫策評價他說: 「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 我不如卿。」說明在孫策眼中,孫權不具備爭奪天下的能力,而只具備保有江東的能力。而且,孫權本人只想劃江而治,成為偏霸之主。這與劉備興復漢室,一統天下的理想截然有別。孫權沒有統一天下之志。在與魯肅的東吳版「隆中對」中,孫權從沒提過統一天下的口號,也沒有統一天下的計劃和行動,可見孫權的政治理想,遠非魏蜀皇帝可比。
五
第四、陳壽以勾踐比擬孫權,甚有理。因為勾踐有過臥薪嘗膽的行為,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屈膝事敵。孫權在奪回荊州後,為了避免兩面作戰,就屈膝降魏,與勾踐屈膝事吳十分相似。陳壽評以勾踐比權,誠非虛語」。可見孫權政治性格中存在可屈可伸的複雜性。
六
孫權遲遲不稱皇帝, 不僅與當時天下的政治形勢有關,而且也與他的個人能力、以及性格有關。事實上,孫權稱王或稱帝,與其統治的區域大小沒有區別,與其統治的民眾多少也沒有區別,有區別的只是政治上的名聲。因此,孫權以務實的態度,來對待稱帝問題。
七
那麼,孫權為何要在吳黃龍二年( 229) 稱帝呢?,因為曹魏第一代皇帝已死,而少有政治實踐經驗的新皇帝剛剛即位;蜀漢要北伐, 而蜀漢實力很弱,根本不可能與吳為敵了。相反, 蜀漢北伐, 還需要得到吳的大力支持。當孫權已感覺蜀的威脅已完全沒有了,這個時候稱帝,再無危險,於是才堂而皇之地「順應天命」,宣佈稱帝。由此可見, 孫權在稱帝一事上,極為小心,非常穩重, 表現出隱忍可屈的性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