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呂布和貂蟬,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與文學之間的關係就如同DNA,是一對盤旋上升的雙螺旋體:歷史為文學提供素材,文學為歷史留下印記。但就像世界上沒有兩塊完全同樣的巧克力一樣,文學和歷史即便緊緊捆綁在一起,也總有一些不同之處。我們總認為,歷史是嚴肅且死板的,只有在文學加工後才會有了各式各樣的人文氣息,但實際上,歷史遠比我們想的要活潑,甚至頑皮,和他相比,或許文學會更加嚴謹。
回到正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歷史/文學事件,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呂布刺殺董卓。《三國誌》中對這段的介紹是:「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時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說白了就是董卓常派呂布守自家宅院,時間長了呂布就跟董卓的一個小妾好上了,對這件事呂布內心感到不安,怕被董卓知道要害自己。恰逢王允跟士孫瑞密謀誅殺董卓,知道這件事後就找呂布當內應,呂布對王允說「我跟董卓就像父子一樣,怎麼能殺他呢?」王允說:「你姓呂,又不姓董,本來就不是骨肉血親。現在你每天都擔心被他殺掉,還算什麼父子?」於是呂布答應了王允的提議,殺掉董卓。
《三國誌》中的這段記載相對簡單,其中值得思考的地方也很多。對於當時的呂布來說,董卓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呂布投董本就是孤注一擲的行為,作為并州刺史丁原麾下大將,在雙方情況並沒有完全明確的情況下殺主投敵,這種行為對自己的名聲是個很大的損失,而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呂布看到了投董對自己來說利遠大於弊:在丁原軍中,自己雖然軍功卓越,但卻被丁原打壓只能做個主薄;而殺掉丁原,帶著并州軍投降董卓,一是雪中送炭,董卓絕對會重視自己,二是董卓沒了外敵,在朝裡說一不二,自己也能水漲船高。於是呂布做得極為徹底,殺丁原投董卓,且「以父禮待之」。
然而,歷史的車輪從來不是按人的想法轉動的。十路諸侯討董,雖然各懷鬼胎,但只要有幾路是認真的,董卓就擋不住。於是董卓火燒雒陽,退到了長安,任憑諸侯在關外火拚。雖然董卓的勢力擺脫了劣勢,但呂布的日子卻一天天難過了起來。雖然呂布對董卓「以父禮待之」,但畢竟不是嫡系,加上遷都長安後董卓兵勢得到強化,并州軍對董卓的作用可有可無,且并州軍、涼州軍矛盾激化,於是堂堂的董丞相義子淪落到給丞相看門的地步。在這樣的心理落差下,呂布內心對董卓的嫉恨可想而知,在勾搭上董卓的小妾後,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更加嚴重,再被王允刺激了一下,也就做出了手刃董卓的大事。
綜上所論,呂布刺董其實是一段複雜的心理歷程。但以上這段文字,是我們從心理學,人際關係學以及現代歷史研究的角度研究出來的,而四百多年前的羅貫中老爺子看到《三國誌》裡寥寥數十字的記載,相信心理只會有MMP三個字:你陳壽TMD就不能多寫點嗎?這讓我怎麼編?於是羅老絞盡腦汁,終於想了一段能夠流傳千古的「呂布戲貂蟬」出來。
「呂布戲貂蟬」這一段,真的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卻不是它的文學性,而是它嚴密的邏輯關係。按照《三國演義》中所寫,董卓遷都長安後,呂布的權利沒有下降,反而以董卓麾下第一大將的身份日益膨脹了起來。因為董卓跟呂布好到不行了,呂布才給董卓看門,讓想對董卓幹點啥的人啥都幹不了。這一點我們現在看來有點扯,但在羅老同時期的人看來絕對是「師傅,大師兄說的對啊!」關係不好我敢讓你看門?怕是腦子被驢踢了吧。所以王允想謀刺董卓,呂布絕對是最重要的關卡。
那麼怎麼辦呢?「叮咚,您訂購的貂蟬已送達,請盡快接單」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蟬入手,一出連環計就此拉開帷幕。於是王允把貂蟬這個「奇貨」送來送去,終於把呂布對董卓的仇恨給拉滿了。「殺父之仇、奪妻之恨」,這在當時的人看來絕對是要拚命的死仇了。但是還有一點,對於董卓這樣的人來說,女人如衣服,一個貂蟬而已,給了呂布這個事不就結了,不嚴謹啊?於是為了讓整個故事更圓滿,一直處於SB狀態的毒士李儒給董卓出了個主意,讓董卓把貂蟬給呂布,結果換來了一句「把你的小妾給呂布你願意不願意」,就把整個故事給封死了。之後,董卓接天子詔禪位,被呂布刺死當場,一場大戲就此落幕。
「連環計」這一段落在64萬字的《三國演義》中只是極小的一個段落,在《三國誌》中占比更低。但即便如此,它也擁有著極其嚴密的邏輯構架和人物關係。究其根本,還是在於讀者對於文學作品本身的要求。古往今來,但凡能夠傳世的名著,無一不是擁有嚴密邏輯的,因為文學作品的受眾是人,人讀書不光是為了消磨時間,更多是要從書中得到樂趣,一本沒有任何邏輯的文字,是不會得到讀者的喜愛的。試想有這麼本小說,主角但凡想得到點什麼,晚上做個夢第二天就什麼都有了,這種書你看得下去嗎?這不就是白日做夢嗎?
但對於歷史,有時候卻就是這麼不講道理。如同正史中的呂布刺董,如果羅老師就按史書中記載的那麼一寫,相信這本《三國演義》也就跟現在的一些網絡爽文一樣,轉瞬即逝了。
那麼歷史真的是胡來的嗎?我覺得當然不是。舉個傳奇的例子:《後漢書》記載的昆陽之戰,劉秀一方兩萬人,王莽一方四十二萬人,怎麼看這仗劉秀都輸定了,結果「(王莽軍)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好吧,大魔法師劉秀施展了「隕石雨」,就這麼贏了……如果真有作者就這麼把這段劇情抄到書上,那估計書店都會被讀者給砸了吧,但真實的歷史卻就是如此!可吐槽歸吐槽,讓我們仔細分析這段歷史的話一樣會發現很多問題:兩軍在打仗啊!大魔法師施展魔法還能分辨敵我嗎?隕石光砸王莽不砸劉秀?這不扯淡嗎?所以事實應該是王莽軍雖然兵多將廣,但因為王莽亂政軍隊士氣極低,遇到天降異象引發了營嘯,大軍不戰而潰;而劉秀雖然兵少卻士氣如虹,且劉秀治軍有方,面對異象也沒有騷動,所以躺贏了這場仗。
綜上所述,其實不論歷史還是文學,本身都是嚴謹的。但有時因為歷史條件的制約,我們無法得知當時人們的所知所想,也因此看不清歷史的真相。在大家都看不清楚的時候,誰的想法更有道理,誰就說得對,因此大量描寫歷史的文學作品誕生,隨著時間又一一泯滅。我們沒有時間機器,回不到過去也看不清事實,有的只是對真實的猜想,而歷史文學作品誕生的基礎,就在於這些猜想。好作者會根據猜想構架出完整的邏輯關係,就如同「呂布戲貂蟬」一樣,這一點值得所有有志於創作文學作品的人去研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