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臨死前道破劉備一個秘密,曹操有何反應?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呂布臨死前道破劉備一個秘密,曹操有何反應?

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呂布。

其實,呂布在三國裡面還是做過一些值得後人稱雄的時期,據史料《三國誌》記載,呂布驍勇,膂力過人,號為飛將軍。意思就是說呂布此人天生神力,絕對是一個戰前衝鋒陷陣功臣掠地的將才。

呂布原本是丁原義子,只因董卓送給了他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馬,受到了李儒的蠱惑將丁原斬殺,又成為了董卓手下的先鋒大將。對於這種背主求榮的行為,很多世人不理解,紛紛將呂布罵作一個「賣主求榮,無情無義」的小人,然而,在那個「良禽擇木而棲」的時代,呂布這種行為確實無可厚非。

呂布成為董卓的義子之後,確實也對董卓忠心耿耿,多次破獲了朝中大臣妄圖行刺董卓的圖謀,如果單從呂布見利忘義來形容此時的呂布的話,的確是有失偏頗。

再到王允利用義女貂蟬策劃「美人計」離間呂布和董卓的父子之情的時候,呂布雖然上當,可是我們看到讓呂布最終決定刺殺董卓的並不是那個「傾國傾城」的貂蟬,而是王允口中的「國家大義」,更何況在正史中貂蟬又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也就是說在呂布眼中還是存在基本的國家大義的。

因此,後世多將呂布看成一個貪財好色之徒,也是極為片面的,或許在呂布的心中也存在有最初的一種「為國鋤奸,成為國家棟樑的思想」,只不過是因為呂布一節武將,不懂得謀略權變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人利用罷了。

此外,在公元196年,袁術準備一舉吞併劉備的時候,呂布就想到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但由於受到了袁術的重禮又不好公開援助劉備。於是,呂布就想出了一出「轅門射戟」的好戲,將袁術的手下大將紀靈和劉備統統叫到自己的軍營之中。

呂布明確告訴兩人:「布生性不喜合,但喜解耳,諸君觀布射戟小枝,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可留決。布引弓射戟,正中小枝,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紀靈因為呂布有言在先,以自己的軍力又難以抵擋劉備和呂布的前後夾擊,無奈之下只好退兵,呂布轅門射戟輕而易舉的解決了問題,正可謂智勇雙全。

然而,公元198年,曹操舉大軍討伐呂布,呂布在熟睡之際被部下綁縛於曹操面前,呂布自知逃脫無望,便對曹操說:「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以服矣,天下不足憂,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意思就是希望曹操留自己一命,讓自己在帳前效力,曹操有所心動。這時呂布又對劉備說:「昔日轅門射戟之恩未報,玄德何故不發一言相救?」

劉備若有所思之後對著曹操說道:「明公不見董卓、丁建陽之事乎」,曹操似有所悟,急令屬下將呂布縊死,呂布臨終前對著劉備大喊:「是兒最叵信者」,呂布的這六個字道破了一個秘密,那就是劉備此人是天下最無信義之人,不可相信。只可惜曹操當時沒有聽懂及時殺掉劉備,如果當時曹操誅殺劉備,或許三國歸晉的結局或將改寫也未可知,不過很多人對呂布此話的言外之意不相信,認為呂布是一個有勇無謀之輩,臨終的吶喊或許只是發牢騷而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