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時,說到孔明與博陵崔州平、穎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為密友。
這四位密友,除徐庶外,在演義中都沒有多大的戲份,那這四人在歷史上,後來各自的發展如何?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一、徐庶
徐庶在曹操南征荊州時,因為老母被曹操俘虜而不得不離開劉備,轉投曹操。
徐庶歸附曹操後,《三國演義》說他向劉備承諾「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不過真實的歷史上,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三國時中郎將秩比二千石,地位接近九卿,雖然不如丞相、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這樣位高權重,但不設一謀顯然不可能爬到如此位置。
二、石廣元
名韜,字廣元。他在建安十三年,曹操佔領荊州後,就和徐庶一起投靠曹操,歷任郡守、典農校尉等職。
典農校為雖也是秩比二千石,這官職說高不至於,但很明顯也是不低了。
三、孟公威本名建,字公威。他在溫恢死後,接任涼州刺使,政績不錯,後來升為征東將軍。
涼州刺使和征東將軍都是秩比兩千石,位階和權力高於中郎將、典農校尉,看來仕途是比石廣元和徐庶更為順遂。四、崔州平
父親崔烈曾被喻為冀州名士,歷位郡守、九卿。靈帝時以五百萬錢買得司徒官職,從此聲譽一落千丈,連兒子崔鈞都為此感到羞愧,對他說:論者嫌其銅臭。
崔州平大概是吸取父親的教訓,決心擺脫官場,過著恬淡的隱居生活。即使諸葛亮、徐庶、孟公威都先後出仕,他依然高臥山林,沒有留下任何記錄。唯一可知道,多年後諸葛亮對崔州平正直耿介的人品依然念念不忘,說到:昔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
五、孔明的遠見諸葛亮的隆中四友都是當時傑出的人才,彼此相交也是真情以待,雖然後來彼此政治立場不同,但看得出依然友誼永固。諸葛亮北伐時,還曾為徐庶、石廣元兩位老朋友在曹魏未受重用而抱不平,托人帶信問候孟公威。
有趣的是,當年諸葛亮與四人交好時,曾脫口而出說:以你們才華,當官的話,可以擔任刺史、郡守等職務。三人反問諸葛亮自己覺得可以當到什麼?諸葛亮只有笑而不答。
果然,後來石廣元官至郡守、孟公威曾任刺史,徐庶官職也與他們差不多。而當年笑而不答的諸葛亮,則大展雄才,成為一代賢相。由此可見,諸葛亮不僅洞徹天下大勢,也對自己和好友的命運,有著卓越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