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否刻意壓制了魏延?真相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是否刻意壓制了魏延?真相是什麼?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能夠獨當一方的大將,曾提出子午谷奇謀,卻遭到了諸葛亮的反對。有人說諸葛亮是在刻意壓制魏延,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其實諸葛亮並沒有刻意「壓制」魏延,相反,諸葛亮盡可能地保護了魏延。

但是,諸葛亮對魏延的使用不當,使魏延能獨當一面的才具未得到充分發揮,不善處理人際關係的短板充分暴露,終究釀成悲劇。

諸葛亮對魏延的「壓制」

《三國誌·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1、假節。

諸葛亮時期,假節者四人:諸葛亮本人、李嚴、李恢、魏延。其中,李嚴、李恢的「假節」,劉備所授。魏延是唯一一個諸葛亮時期「新假節」將領。這意味著授予了魏延極大的軍事自主權。

諸葛亮死後,已錄尚書事、衛將軍的姜維,直到249年才獲得假節之權。

2、官職有深意。

丞相司馬:由於諸葛亮在蜀漢的特殊地位,相府是實際上的蜀漢最高實權機構。

胡三省:

「漢丞相有長史而無司馬,是時用兵,故置司馬。」

由此可見,魏延的丞相司馬,是與丞相長史平級的最高屬官之一,是軍事上最高級的屬官。

涼州刺史:蜀漢北伐,目標一直放在涼州。因此,涼州刺史之職意味非比尋常。

243年,姜維才獲得涼州刺史之職。涼州刺史、假節,姜維順著魏延走過的路,一步步上位。當然,有朋友說:這些職位,都不算「實權」。

可是,在諸葛亮事必躬親的風格下,又有誰有實權呢?難道非要諸葛亮把軍權讓出,才算沒有「壓制」魏延嗎?

魏延每戰為前部督,丞相府中擔任軍事上最高級別的屬官,朝廷中獲得假節之權,這怎麼能算是「壓制」呢?

以魏延在蜀漢糟糕的人際關係,諸葛亮如果要壓制魏延,何需「做樣子給別人看「?

這只能說明:諸葛亮在盡可能拉攏、提拔魏延。他授予的職位、榮耀,理論上都是有實際權力的。而魏延未能掌握「實權」,主要與諸葛亮「事無鉅細」的做事風格有關。

魏延與諸葛亮的爭執,是專業軍事討論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這段記載常被看成是諸葛亮壓制魏延的證據。

不過,這算是「刻意壓制」嗎?

魏延的「會於潼關」與諸葛亮「斷隴右之臂」的戰略構想矛盾。諸葛亮當然不會採納魏延的建議!

即使諸葛亮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有保守之嫌,這也是專業上的「軍事方略之爭」。

難道非要諸葛亮對魏延言聽計從,才算是沒有「壓制」魏延嗎?

諸葛亮的「壓制」,是在保護魏延

魏延,性格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從後來魏延與楊儀之爭時,眾人的表現看,魏延在蜀漢的人際關係很成問題。

楊儀、費禕、董允這些文臣不與他一邊,馬岱、王平等將領也不支持他,甚至連他的士兵也不支持他。這樣的人際關係,若非諸葛亮的保護,魏延即或不死,也早已被排斥出局了。

《三國誌·楊儀傳》:

「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當時,「軍容節度,取辦於儀」,楊儀顯然佔據優勢,諸葛亮恐怕只有適當保護、偏袒魏延,才能做到「不忍有所偏廢」。

魏延拒絕諸葛亮最後的保護,撲街

孫權:

「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諸葛亮為了避免禍亂。在死前,對魏延做出了最後的保護。

諸葛亮一方面讓楊儀、費禕、姜維等人做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同時,諸葛亮還特別強調:如果魏延不聽從,你們就先走。

可以說,諸葛亮已感到:魏延不會屈從楊儀的調度,因此,不強求,讓楊儀、姜維先走。

大軍都走了,魏延你自己看著辦吧!可是,當費禕通知魏延時,魏延的反應卻超出了諸葛亮的預計:魏延反對撤軍。

魏延試圖要費禕和自己聯名通知眾將,由他自己統領諸軍,繼續北伐。他全盤否定了諸葛亮死前的部署,似乎是要一舉奪取蜀軍大權。楊儀等人「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時,魏延居然先南歸,燒掉了閣道!隨後,魏延又率軍先到南谷口逆擊楊儀。

顯然,魏延的做法既得不到眾將的支持,也得不到手下將士的支持:「軍皆散」。

逃亡中的魏延被殺。

諸葛亮的失策之處

儘管諸葛亮對魏延不算是「處處壓制」,但在對魏延的使用上依然有著失策之處。

魏延,驍勇有將略,卻不善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劉備在時,以魏延將略,任之為漢中太守,獨當一面,遠離人際關係複雜的成都,充分發揮其所長,避其短板。

諸葛亮時,把魏延帶在身邊,使他陷入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遭到排擠,又不能適當委以方面之任,終究使魏延不能人盡其才。

只有對一個人的能力、性格、短板做出充分判斷,有針對地授予任務,才可能人盡其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