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扶(?-249年),字孝興,益州巴西郡漢昌縣(今四川省巴中市)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從征南方、北伐多次立下戰功,官至左將軍。《華陽國志》中有此人相關記載。
句扶是巴西郡漢昌縣人,句氏在漢昌縣是大姓。句扶為人寬厚,且忠誠勇敢,從征南方、北伐多次立下戰功,後被蜀漢朝廷封為宕渠侯。
公元247年(延熙十年),句扶繼向朗後成為蜀漢的左將軍,功名爵位略低於蜀漢著名將領鎮北大將軍王平。 當時的人們以句扶與王平相提並論,而延熙十三年(250年),姜維北伐,魏將郭循降蜀,即被劉禪任命為左將軍。(由此推斷出句扶此時應該已經去世,至於是戰死或是病逝,無從得知)後來張翼和廖化分任蜀漢的左右車騎將軍,人們說道:"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廖化、張翼。"可見句扶的地位。常璩也在《華陽國志》稱讚句扶"稱美荊楚"。
生於漢昌,長在豪族大姓家
句(音gōu)扶(?—249年),字孝興,出生於蜀漢巴西郡漢昌縣大姓之家,東晉史學家常璩在《華陽國志·卷十二·序志常璩道將》載:「果壯:左將軍、宕渠侯勾扶,字孝興,漢昌人也。」
句姓在當時漢昌縣是首屈一指的大姓豪族,《華陽國志·巴志》載:「漢昌縣,和帝時置,大姓句氏。」
勾姓同句姓,古為同一姓,「勾」又寫作「句」,其姓最早見於《山海經》:「困民之國,勾姓。」宋代史學家、目錄學家鄭樵在《通志卷二十九·氏族略第五·去聲》說:「勾氏,舊去聲,今平聲。《蜀志》左將軍宕渠侯勾扶。巴西人。今蜀川多此姓。」不管是《華陽國志》還是《通志》,都提及到句(同「勾」)扶為漢昌縣人氏。
清代著名學者張澍在《姓氏尋源》載:「澍按:句氏,季漢有句安、句扶為大將軍,晉有句方、句鑰為參軍,皆蜀人。是蜀有句姓,不始後唐也。」
作戰勇猛,被征招蜀漢軍隊
三國時期,巴西郡屬於賨人的主要聚居地。賨人因剛強勇猛、天性勁勇、崇尚武力、銳氣喜舞,以木板為楯,精通弩射,善長狩獵,戰鬥力超強,衝鋒兵戰,號為「神兵」,聞名於世,被後人讚為「東方斯巴達人」。
蜀漢自221年建國,至263年國亡。四十三年裡,主要國策是一統中原。從劉備、諸葛亮到蔣琬、費禕、姜維,各個時期的執政者都非常重視與強調軍事力量,無論是北伐戰爭,還是防禦戰爭,蜀漢政權一直將軍事力量的增強看作是一項基本國策。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蜀漢政權必須依靠勇猛善戰的土著人不斷充實增強其軍隊戰鬥力量,以鞏固保衛蜀漢政權或北伐一統中原。
蜀漢政權除了徵召蜀地漢人從軍,還以大量外族為兵,組成飛軍、青羌、白毦、賨叟、夷兵等外族軍隊,蜀漢由少數民族組成的「夷兵」中,以巴西郡「賨兵」和南中「青羌兵」勇猛善戰而知名,成為蜀漢軍隊的精銳勁旅和中堅力量。
除征少數民族為兵卒外,蜀國還在巴西郡宕渠、漢昌、閬中一帶徵募或招降了一些武藝高強,並具有軍事謀略才能的土著士人或原屬劉焉、劉璋的部將作為蜀漢將領,如鎮北大將軍,安漢侯王平(宕渠人);左將軍,宕渠侯句扶(漢昌縣人);師友從事、儒林校尉周群(閬中人);尚書郎黃崇(閬中人);車騎將軍、育陽侯黃權(閬中人);鎮南大將軍、彭鄉亭侯馬忠(閬中人,曾任漢昌長);左將軍屬、州書佐、別駕從事馬勳(閬中人);車騎將軍參軍、尚書馬齊(閬中人);蕩寇將軍、關內侯張嶷(南充人)等蜀漢政權的重要軍事將領,籍貫在巴西郡的勇將不斷湧現,成為了蜀漢武將的搖籃。
蜀漢後五虎上將中同屬巴西郡的有王平、句扶、馬忠。句扶與王平並稱,兩人均為蜀漢猛將,都是賨人中的佼佼者。
戰功卓著,位列後五虎上將
句扶從小胸懷大志,立志報效家國。自幼勤習操練武藝,練就了一身過人的武功,在舞槍弄棒的同時,閱看兵書。長大成年後,他加入了蜀漢軍隊,開始了戎馬生涯。他敢於擔當,忠勇兼備,勇中有謀,剛中帶柔,果斷英勇。身經百戰,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除了在戰場上驍勇善戰,浴血疆場,戰功卓著,數次榮立顯赫戰功,立下汗馬功勞。面對刀與槍、生與死的考驗,對蜀漢忠心耿耿,忠勇愛國。他處事溫和,寬厚仁義,與人為善,待人公正謙虛。與士兵同甘共苦,善待愛護士卒,深受蜀軍將士們的喜愛與擁戴,在蜀漢軍中名望甚高,享有盛譽,功名爵位略低於鎮北大將軍王平。《三國誌·蜀書十三》載:「初,平同郡漢昌句扶忠勇寬厚,數有戰功,功名爵位亞平,官至左將軍,封宕渠侯。」
後來,張翼、廖化分任蜀漢的左右車騎將軍。時人:「前有王(平)、句(扶),後有張(翼)、廖(化)。」可見句扶在蜀漢的地位之重要。常璩在《華陽國志》稱讚:「馬德信、王子均、句孝興、張伯岐建功立事,劉二主之世,稱美荊楚。」
蜀漢建興三年(225)三月,南中之戰爆發,句扶與王平、馬忠、李恢、張翼、關興(關羽次子)等蜀漢著名將領隨同丞相諸葛亮南征,東、西、中三路蜀軍平定越嶲郡(治今四川西昌東南)、牂柯郡(治今貴州貴陽附近)、益州郡(治今雲南曲靖、保山一帶)、永昌郡(今雲南西部)「四郡」蠻夷叛亂。蜀軍斬殺高定、朱褒等幾個首先反叛的首領,一路追擊加入反叛的彝族首領孟獲進入滇西,降服孟獲,七月平定南中諸郡。在南中之戰中,句扶馳騁疆場,身先士卒,以萬夫不當之勇,衝鋒陷陣,勇猛直前,所向披靡,令敵膽顫,屢建奇功,以功封亭侯。諸葛元聲《滇事紀略》云:「建興三年五月,武侯渡瀘水,進征益州,從征自趙雲、魏延外,如張翼、王平、句扶及雲長少子關興即關索,尤以驍勇前驅,多建奇功。」
建興十三年(235),魏明帝曹睿親領15萬大軍,兵分五路犯蜀國邊境,句扶與王平、張翼、鄧芝、馬忠、馬岱率軍共同抗擊魏軍。句扶多次設計,誘魏軍深入,充分利用險要地形,率領蜀軍精卒出奇匿伏,迅速襲擊魏軍。在戰場上,句扶拔馬奮擊,衝入敵陣,奮勇交戰,斬敵無數,魏軍皆畏之其驍勇強悍,爭恐避之,向後潰退。蜀軍在句扶的引領下,成功擊潰並殲滅大量魏軍,大獲全勝,取得輝煌戰績。
延熙十年(247)丁卯,左將軍、特進、顯明亭侯向朗病逝,句扶繼向朗擔任蜀漢左將軍。
句扶雖然與王平齊名,但是未像王平那樣立傳,史書中記載句扶的資料也不多,具體事跡少見於史志,《三國演義》也無句扶,只在《三國誌》和《華陽國志》的王平傳後簡單提及了這位巴中籍蜀漢後五虎上將的零星介紹,句扶成為被埋沒和被忽略的三國蜀漢著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