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雕像為什麼都是閉眼的 難道開眼的雕像不能見人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關羽的雕像為什麼都是閉眼的 難道開眼的雕像不能見人嗎

關羽,字雲長,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千百年來,在民間傳說之中,關羽的地位逐漸升高,直到成為和孔子並稱「二聖」的聖賢,不過,如果大家對現存關帝廟以及很多關羽塑像進行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關羽的大多數造型都是「二分開、八分閉」的閉眼形象,民間有句俗話叫做「菩薩閉眼不救世,關公睜眼要殺人」

人對關公的知道,多是通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小說中有一橋段,關公夜裡讀書,被胡班窺見,歎道:真天人也。對此,後人附會出「關公夜讀春秋」一典。既然是讀書,就不可能將眼睜得太開,那樣倒顯得嗔怒。只有這似睜還閉的神情,方能襯出關公之威嚴。

關公精神核心是:忠義誠信。人們敬奉關公,其實質就是推崇關公的忠義誠信精神。人們把關公奉為神明和財神,就是想誠信做人做事,想得到關公的庇佑,獲得財富,吉祥和平安。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景。從最初的敬奉方式-關公信物供奉到心中念想關公,演化到關公年畫,關公畫,關公雕像等等,關公信俗演變近二千年已成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全人類所共享,並已促成了一種關公信俗產業。關公銅像就是這一產業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一個環節。關公銅像以其材質的貴重,做工之精湛,不僅僅被關廟和宗教機構所供奉,更為海內外的更多的公司、社會團體、家庭和個個所認同並敬奉;並做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相互交流饋贈,珍藏。

還有很重要一點,這可能與中國佛教、道教神的造像有關,比如:大多數佛像似乎是閉眼的,準確說是「微睜」,即上面所說的「二分開、八分閉」,一說這是「二分觀外,八分觀內」。還有一說,佛眼是向下看的,表示慈悲心。所以,常言「金剛怒目,菩薩低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