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渊清玉洁,有礼有法:真实历史上的华歆,形象比小说中好得多吗?三国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聊城高唐县
三国华歆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在今天的山东禹城西南,三国时,魏国的大臣。在汉灵帝末,被举荐为孝廉,在献帝初做了尚书郎。华歆在豫章做太守一职的时候,因为为政清廉,百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封华歆为司徒,是曹魏初代三公之一。但对汉末三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华歆并不是曹魏的元老而是东吴孙权派来的使者。那么华歆为什么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高唐人(今山东聊城高唐县)。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 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
三国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有人说他是奸臣,有人说他品德高尚,华歆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今天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 东汉末年,国家纷乱,民心动摇,土地慢慢
我们都知道,魏武帝曹操在人才的选拔、任用方面推崇“唯才是举”的原则,但同时也看重道德高尚之人,比如毛玠、崔琰、华歆、王朗,都因品行高洁得到曹操的尊敬、重用,其中华
三国演义中华歆明显是个反面人物,先是投降东吴孙策,接着卖身投靠曹魏,还带兵到皇宫搜捕伏皇后。逼迫汉献帝刘协让位给曹丕,可说是助纣为虐、遗臭万年的丑角奸臣。在割席断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三国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曹魏三公的故事。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三国之一的曹魏从
华歆、王朗是三国历史上很有意思的人物。他们官都做的很大,但仔细想想,却没什么功劳。两人早年都是小霸王孙策的手下败将,华歆丢了豫章郡(投降),王朗丢了会稽郡(战败),所幸
三国华歆简介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三国时期魏司徒。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封华歆为司徒,是曹魏初代三公之一。但对汉末三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华歆并不是曹魏的元老而是东吴孙权派来的使者。那么华歆为什么
华歆是汉魏时期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的人物。东汉末被举为孝廉,任尚书郎,汉献帝刘协时,任豫章太守,当时孙策占领江东,他以才干受到重视,后来被征入京,任尚书令。作为汉大
接下来三国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华歆和王朗,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小故事。 华歆和王朗都是曹魏的重臣,他们都担任过司徒,而且他们都曾经有机会去东吴,为孙氏效力
对华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三国网小编带来详细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南朝宋人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
我们都知道,孙权是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驭人之术的,相比于曹操和刘备,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孙权形成自己的风格,除了通过多次实践外,在理论上也有大臣为其出谋划策。一个高
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三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封华歆为司徒,是曹魏初代三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三国网小编带来的王朗的文章。 华歆、王朗是三国历史上很有意思的人物。他们官都做的很大,但仔细想想,却没什么功劳。两人早年都是小霸王孙策的手下败将,华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三国之一的曹魏从此正式建立了。曹丕登基后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贾诩为太尉。但因为贾诩当时年老多病,所以钟繇很快就取代贾诩
华歆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三国网小编告诉你。 汉末三国是一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而生的,是层出不穷的奇人异士,他们宛如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
“割席断交”的管宁与华歆,走上了怎样不同的道路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三国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成语割席断交说的是: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